兩年前,丁啟陣曾經寫過一篇題為《杜甫的幽默》的文章,列舉了不少杜甫幽默的詩證。例如《飲中八仙歌》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先后在長安生活過的八位嗜酒人士各具特點的憨態、醉態,《北征》寫亂世中兒女可笑的衣著和模仿母親的化妝行為,《遭田父泥飲,美中丞》寫了一個魯莽但真誠豪爽的農民形象。這些詩,都足以令讀者忍俊不禁,開懷大笑;這些詩,身上沒有特別多幽默細胞的人是絕對寫不出來的。這世界并不缺少可以令人解頤的笑料,缺的是一雙發現笑料的眼,一顆善于發現趣味的心。
當時我忘了提到一組詩,其實,那才是杜詩所有現存詩歌作品中最幽默的:《覆舟二首》。詩如下:
巫峽盤渦曉,黔陽貢物秋。
丹砂同隕石,翠羽共沉舟。
羈使空斜影,龍居閟積流。
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
竹宮時望拜,桂館或求仙。
姹女臨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
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
唐肅宗李亨癡迷道家修煉成仙那一套,派出采辦丹藥的使者,四處搜羅,運往京城。結果,有一艘滿載丹藥的船只在巫峽觸礁沉沒了。一向反對求仙問道的杜甫得知消息后,寫下了這兩首詩——可能是杜甫在作了一首之后,意猶未已,又令寫一首。因此,兩首詩內容頗多重復。
這兩首詩有這么一個明顯的特點:詞語典雅。在典雅語句的背后,卻暗藏著諷刺之意。“羈使空斜影,龍居閟積流”(使者的溺水而死,丹藥的沉入水底),“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使者死后靈魂升天),杜甫是幸災樂禍的。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于篙工落水之后仍能逃生,則以“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兩句輕輕帶過,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仔細品味,讀者是會為杜甫的幽默拍案叫絕的!
- 評論:(0)
發表評論 點擊這里獲取該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